本书目录导读:
《实践论》与《矛盾论》: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释
书名:《实践论》与《矛盾论》
作者:毛泽东
出版社:人民出版社
出版时间:1967年
《实践论》与《矛盾论》是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的重要哲学著作,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,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《实践论》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7月撰写的一篇哲学论文,主要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,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文章分为三个部分:实践和认识的关系、认识的本质和规律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发展。
《矛盾论》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8月撰写的一篇哲学论文,主要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,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,文章分为四个部分:矛盾的普遍性、矛盾的特殊性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、矛盾的解决。
1、《实践论》
《实践论》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,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,认识的发展依赖于实践,毛泽东同志强调,只有通过实践,人们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。
第二部分探讨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,指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,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,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,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修正。
第三部分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发展,指出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促进、相互制约的,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,认识又指导实践的创新。
2、《矛盾论》
《矛盾论》的第一部分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,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,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,毛泽东同志强调,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,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。
第二部分探讨了矛盾的特殊性,指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,毛泽东同志指出,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,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。
第三部分分析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,指出在一定条件下,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,毛泽东同志强调,要抓住主要矛盾,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。
第四部分阐述了矛盾的解决,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,只有通过解决矛盾,事物才能得到发展,毛泽东同志指出,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,推动事物的发展。
《实践论》与《矛盾论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,为我们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,这两部著作深刻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、矛盾的本质和规律,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