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——《图书馆学导论》解读
《图书馆学导论》
作者:S.R. Ranganathan
出版社:印度国立图书馆学会
出版时间:1931年
《图书馆学导论》是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S.R. Ranganathan的代表作,自1931年首次出版以来,对全球图书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该书以其独特的分类法——Ranganathan分类法,为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和管理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。
S.R. Ranganathan(1892-1972),印度图书馆学家、教育家,被誉为“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”,他出生于印度马德拉斯,曾就读于马德拉斯大学,获得文学和法学学位,Ranganathan在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,其分类法、五要素理论等对图书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《图书馆学导论》由印度国立图书馆学会于1931年首次出版,此后多次修订再版,成为图书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。
《图书馆学导论》共分为四个部分,分别介绍了图书馆学的起源、发展、理论和方法。
1、第一部分:图书馆学的起源和发展
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学的起源、发展历程以及图书馆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,Ranganathan强调了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性,并指出图书馆学的发展应与时俱进。
2、第二部分:图书馆学的理论
这部分主要阐述了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,包括五要素理论、分类法、知识组织等,Ranganathan提出了图书馆学的五要素,即:知识、信息、读者、图书馆和图书馆员,为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。
3、第三部分:图书馆学的方法
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,包括文献调查、实证研究、统计分析等,Ranganathan强调图书馆学研究应注重实证和定量分析,以提高图书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。
4、第四部分:图书馆的管理
这部分主要探讨了图书馆的管理问题,包括图书馆的组织结构、人力资源、财务管理等,Ranganathan提出了图书馆管理的原则,如:合理布局、高效运作、优质服务等。
1、知识:Ranganathan认为,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图书馆应致力于收集、整理和传播知识。
2、信息:信息是知识的表现形式,图书馆应通过有效的信息组织,使读者能够快速、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。
3、读者: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,图书馆应关注读者的需求,提供优质的服务。
4、图书馆: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,应具备良好的设施、合理的布局和高效的管理。
5、图书馆员: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,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,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。
《图书馆学导论》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,为图书馆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,该书至今仍被广大图书馆学工作者视为必读经典,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