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钦定仪礼义疏》卷15-16:礼制文化的瑰宝
《钦定仪礼义疏》是我国古代一部研究礼仪制度的权威著作,由清代学者何焯撰写,于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由清政府钦定编纂出版,全书共分为二十卷,其中卷15-16主要阐述了古代礼仪制度中的祭祀、丧葬、冠婚等方面的内容。
作者何焯,字子贞,号悔余,江苏吴县人,清代著名经学家、文学家,曾任国子监祭酒,何焯一生致力于经学研究,尤其擅长礼制研究,所著《钦定仪礼义疏》被誉为清代礼学之冠。
《钦定仪礼义疏》卷15-16主要内容包括:
1、祭祀礼仪:详细介绍了古代祭祀的仪式、祭品、祭器等,以及祭祀过程中的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。
2、丧葬礼仪:阐述了古代丧葬仪式的程序、仪式用品、丧葬过程中的禁忌等,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丧葬的重视。
3、冠婚礼仪:介绍了古代冠婚仪式的程序、冠婚用品、冠婚过程中的禁忌等,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、家庭观念的重视。
4、礼仪制度:对古代礼仪制度进行了梳理,包括礼仪的分类、礼仪的起源、礼仪的发展等,为后世研究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
《钦定仪礼义疏》卷15-16在内容上具有以下特点:
1、系统性:全书对古代礼仪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,使读者对古代礼仪有全面、深入的了解。
2、实用性:书中对礼仪的讲解细致入微,为后世研究礼仪制度提供了实用的参考。
3、学术性:何焯在撰写《钦定仪礼义疏》时,广泛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,并结合自己的见解,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。
《钦定仪礼义疏》卷15-16是一部研究古代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,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风貌、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,该书在我国古代礼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被誉为礼学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