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续资治通鉴》第63卷:五代十国风云录
《续资治通鉴》是一部由清代学者毕沅编纂的纪传体通史,全书共分为二百二十卷,涵盖了从五代十国到南宋初年的历史。《续资治通鉴》第63卷专述五代十国的历史,是研究这一时期的重要史料。
作者信息:
作者:毕沅
出版社:清代官刻本
出版时间:约公元1780年
书的大纲:
《续资治通鉴》第63卷主要记载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,包括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以及十国的兴衰更迭,以下是该卷的主要内容:
1、后梁的建立与灭亡
2、后唐的统治与内乱
3、后晋的短暂统治
4、后汉的兴衰
5、后周的崛起与统一
6、十国的分立与抗争
《续资治通鉴》第63卷的开篇,详细记载了后梁的建立与灭亡,公元907年,唐朝灭亡,朱温篡位称帝,建立后梁,后梁虽然统治时间不长,但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发展,为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奠定了基础。
随后,篇章转向后唐的统治与内乱,李嗣源继位后,虽然一度稳定了局势,但内部矛盾重重,导致后唐政权日益衰弱,公元923年,李嗣源之子李从珂篡位,后唐灭亡。
紧接着,篇章描述了后晋的短暂统治,石敬瑭篡位后,后晋政权迅速衰落,最终被契丹所灭。
后汉的兴衰是本卷的重点内容之一,刘知远建立后汉,虽然一度稳定了局势,但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使得后汉政权难以持久,公元947年,后汉灭亡。
篇章继续描述了后周的崛起与统一,郭威篡位后,后周政权逐渐崛起,最终在公元960年,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取代后周,建立了宋朝,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。
篇章简要介绍了十国的分立与抗争,在五代十国时期,除了中原的五个朝代外,还有十个割据政权,它们之间相互争斗,形成了复杂的政治格局。
《续资治通鉴》第63卷以其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编纂,为我们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深入剖析,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