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生活德育论:教育与实践的完美融合
在当今社会,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,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《生活德育论》应运而生,这本书不仅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,更对如何将德育融入生活实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。
作者:陶行知
出版社:人民教育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07年
《生活德育论》是陶行知先生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著作,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,被誉为“平民教育家”、“乡村教育家”,他在教育实践中,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,提出了“生活即教育”、“社会即学校”、“教学做合一”等教育理念,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《生活德育论》一书共分为四个部分,分别为:德育的本质、德育的目标、德育的方法、德育的实施,以下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:
1、德育的本质
陶行知先生认为,德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,德育不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,更是教育的灵魂,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、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。
2、德育的目标
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道德、智力、体育、美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,德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,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。
3、德育的方法
陶行知先生提出了“生活德育”的方法,即通过日常生活、社会实践、学校教育等途径,将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,他认为,德育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,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、感悟、内化道德观念。
4、德育的实施
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,陶行知先生强调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:
(1)家庭、学校、社会三位一体,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。
(2)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,以身作则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。
(3)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,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。
(4)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,因材施教,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德育中得到充分发展。
《生活德育论》一书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为核心,深入探讨了德育的本质、目标、方法、实施等方面,书中内容丰富,观点鲜明,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以下是部分篇章内容:
1、德育的本质: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和人格的教育,是教育的灵魂。
2、德育的目标:德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、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。
3、生活德育的方法:通过日常生活、社会实践、学校教育等途径,将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。
4、德育的实施:家庭、学校、社会三位一体,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;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;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;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。
《生活德育论》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理论,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,在新时代背景下,我们应深入学习和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,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