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古今婚礼:从《红楼梦》到现代婚俗的演变
作者:曹雪芹
出版社:人民文学出版社
出版时间:1982年
简介:《红楼梦》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,被誉为“中国文学的百科全书”,小说以贾、史、王、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,通过对贾宝玉、林黛玉、薛宝钗等人物的爱情婚姻生活的描写,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风俗民情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《红楼梦》中的婚礼场景丰富多彩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俗文化,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订婚,到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结婚,再到贾府的其他婚礼,小说中展现了古代婚礼的诸多特点。
1、订婚仪式
在古代,订婚是婚姻的第一步,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订婚仪式,体现了古代订婚的讲究和仪式感,贾母为林黛玉挑选了吉日良辰,并安排了媒人前去提亲,双方家长见面,商讨婚事细节,贾宝玉向林黛玉赠送定情信物,表达自己的爱意。
2、婚礼仪式
古代婚礼仪式复杂,讲究排场,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礼,可谓是一场盛大的宴会,婚礼分为以下几个环节:
(1)迎亲:男方派轿队,由媒人带领,前往女方家中迎亲。
(2)拜堂:新人来到堂前,举行拜堂仪式,男方家长站在堂前,女方家长站在堂后,新人向双方家长行礼。
(3)入洞房:拜堂结束后,新人进入洞房,开始夫妻生活。
(4)宴席:婚礼期间,双方家族设宴款待宾客,宴席上热闹非凡。
3、婚俗特点
(1)讲究门当户对: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,即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条件要相当。
(2)媒妁之言:古代婚姻多由媒妁之言,父母之命,新人之间缺乏了解。
(3)重婚丧:古代婚礼中,婚丧嫁娶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,因此婚礼仪式十分讲究。
《红楼梦》中的婚礼场景,不仅仅是对古代婚俗的描绘,更是对封建社会风俗民情的反映,通过对婚礼的描写,作者展现了以下内容:
1、社会等级观念: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,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严重。
2、婚姻观念的变迁: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订婚,到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结婚,小说展现了古代婚姻观念的变迁。
3、人性探讨:通过对婚礼的描写,作者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美好,如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,王熙凤的狡诈等。
4、社会现实批判:小说通过对婚礼的描写,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,如重婚丧、讲究排场等。
《红楼梦》中的婚礼场景,既展现了古代婚俗的风貌,又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风俗民情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,通过对婚礼的描写,作者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、社会的弊端,使读者在欣赏文学艺术的同时,也能更好地了解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