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《资治通鉴》:穿越千年的历史巨著,见证百年风云变幻
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学术地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,该书由北宋著名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编纂,历时19年完成,作为一部跨越1000多年的历史长卷,它以详实的史料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编纂方法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。
作者:司马光
出版社:中华书局
出版时间:1979年
《资治通鉴》全书共294卷,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的历史,共计1362年,司马光在编纂此书时,广泛搜集了各种史料,包括正史、杂史、传记、奏议、碑铭、墓志等,共计3000余种,在编纂过程中,司马光坚持“考信于经,断疑于史”的原则,力求做到史料的真实可靠。
《资治通鉴》共分为纪、志、表、传四部分,纪部分主要记载了各朝各代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;志部分则记载了天文、地理、官制、食货、选举、刑法等制度;表部分则记载了各朝各代的世系、年表、地理、官职等;传部分则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名人传记。
1、纪部分
《资治通鉴》的纪部分以年代为序,详细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历史事件,如周威烈王二十三年,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,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;秦始皇统一六国,建立秦朝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;汉武帝时期,实行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;唐太宗时期,实行“贞观之治”,使国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2、志部分
《资治通鉴》的志部分详细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制度、文化等方面的内容,如天文志记载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;地理志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地理状况;官制志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官职设置和演变;食货志记载了各朝各代的财政、经济状况。
3、表部分
《资治通鉴》的表部分以表格形式,简要记载了各朝各代的世系、年表、地理、官职等内容,如世系表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帝王世系;年表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年代;地理表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地理状况;官职表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官职设置。
4、传部分
《资治通鉴》的传部分以人物为中心,记载了各朝各代的名人传记,如《吕不韦传》记载了吕不韦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;《司马相如传》记载了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;《诸葛亮传》记载了诸葛亮辅佐刘备、刘禅,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精神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学术地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,它以详实的史料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编纂方法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,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