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国际金融大事记(1944-1980):全球经济变革的见证者》
《国际金融大事记(1944-1980)》是一部记录了1944年至1980年间国际金融领域重大事件的著作,这本书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·弗里德曼(Milton Friedman)与安娜·施瓦茨(Anna Schwartz)合著,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(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)于1984年出版。
米尔顿·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,以其对货币政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深入研究而闻名,安娜·施瓦茨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,她对货币政策的历史和影响有着深入的研究。
《国际金融大事记(1944-1980)》的出版时间正值冷战时期,全球经济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,这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,记录了这一时期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,包括:
1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(1944年):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过程,以及其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。
2、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(1944年):作者探讨了美元如何取代黄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,以及这一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。
3、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(1944-1971年):书中分析了美国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整,包括对通货膨胀、汇率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。
4、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(1979年):作者讨论了欧洲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,以及其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。
5、浮动汇率制度的兴起(1973年):书中详细记录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,全球货币体系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过程。
6、国际债务危机(1970年代末):作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债务危机,以及国际金融体系对此的反应。
《国际金融大事记(1944-1980)》的大纲如下:
第一章:引言
- 国际金融大事记的背景
- 研究目的和方法
第二章: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
- 建立过程
- 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
第三章: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
- 美元取代黄金的原因
-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
第四章: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
- 货币政策的调整
- 对通货膨胀、汇率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
第五章: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
- 建立过程
- 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
第六章:浮动汇率制度的兴起
-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
- 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
第七章:国际债务危机
-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债务危机
- 国际金融体系对此的反应
第八章:结论
- 国际金融大事记的总结
- 对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展望
这本书不仅是对1944-1980年间国际金融大事的记录,更是对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变革的深刻剖析,通过这本书,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历史演变,以及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