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/T21637-2008 《冠状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鉴定方法》解读
作者: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
出版社:中国标准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08年
《冠状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鉴定方法》(GB/T21637-2008)是我国国家标准之一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,该书主要针对冠状病毒的形态学鉴定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,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该书共分为五章,具体内容包括:
第一章:引言,介绍了冠状病毒的基本概念、分类、传播途径以及危害等内容。
第二章:材料与方法,详细阐述了冠状病毒样品的制备、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技术以及形态学鉴定方法。
第三章:形态学特征,对冠状病毒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,包括病毒颗粒的大小、形状、表面结构等。
第四章:鉴定标准,明确了冠状病毒形态学鉴定的标准,为实际操作提供了依据。
第五章:应用实例,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冠状病毒形态学鉴定的应用。
1、引言
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冠状病毒的基本概念、分类、传播途径以及危害等内容,通过对冠状病毒的了解,为后续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奠定了基础。
2、材料与方法
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冠状病毒样品的制备、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技术以及形态学鉴定方法,样品制备部分包括病毒颗粒的提取、纯化、浓缩等步骤;透射电子显微镜操作技术部分则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原理、操作技巧以及图像处理方法。
3、形态学特征
第三章对冠状病毒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,包括病毒颗粒的大小、形状、表面结构等,这些特征对于病毒鉴定具有重要意义。
4、鉴定标准
第四章明确了冠状病毒形态学鉴定的标准,为实际操作提供了依据,鉴定标准主要包括病毒颗粒的大小、形状、表面结构、病毒包膜等特征。
5、应用实例
第五章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冠状病毒形态学鉴定的应用,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,如SARS-CoV、MERS-CoV等,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。
《冠状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鉴定方法》(GB/T21637-2008)一书全面、系统地介绍了冠状病毒的形态学鉴定方法,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,在当前全球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下,该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