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文粹补遗》卷20-26:唐代文学珍品的再发现与传承
《唐文粹补遗》卷20-26是我国唐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,由著名学者王重民先生编纂,该书由中华书局于1980年首次出版,是我国唐代文学研究的宝贵资料。
作者简介:
王重民(1903-1975),字伯祥,江苏无锡人,我国著名历史学家、文献学家、文学史家,曾任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南开大学等高校教授,对中国古代文学、历史学、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出版信息:
《唐文粹补遗》卷20-26,中华书局,1980年首次出版。
书籍介绍:
《唐文粹补遗》是王重民先生在深入研究唐代文学的基础上,对《唐文粹》一书进行补充和修订的成果,该书共分为二十六卷,收录了唐代诗人、散文家、词人等众多文学大家的作品,涵盖了唐代文学的全貌,卷20-26主要收录了唐代中后期的文学作品,包括诗歌、散文、词等。
卷20-26共收录了唐代中后期的文学作品,以下为部分篇章内容介绍:
1、诗歌部分:收录了杜甫、白居易、韩愈、柳宗元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,如杜甫的《春望》、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等,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。
2、散文部分:收录了韩愈、柳宗元、刘禹锡等散文大家的作品,如韩愈的《祭十二郎文》、柳宗元的《小石潭记》等,体现了唐代散文的严谨与深邃。
3、词部分:收录了温庭筠、韦庄、李煜等词人的作品,如温庭筠的《菩萨蛮》、韦庄的《菩萨蛮》等,展现了唐代词的婉约与豪放。
《唐文粹补遗》卷20-26的出版,为我国唐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,对于研究唐代文学的发展脉络、文学流派、文学人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,该书以其严谨的编纂态度、丰富的内容、较高的学术价值,成为唐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