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《汇率制度转型:效率、均衡与信誉的视角》——基于均衡汇率理论的分析
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汇率制度转型已成为各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文以均衡汇率理论为视角,探讨汇率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效率、均衡与信誉问题,旨在为我国汇率制度转型提供理论参考。
均衡汇率理论认为,汇率是由一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的,包括经济增长、通货膨胀、利率等因素,在长期内,汇率会趋向于均衡汇率,即汇率调整到使国内外经济均衡的状态,本文将基于均衡汇率理论,分析汇率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效率、均衡与信誉问题。
1、汇率制度转型对资源配置的影响
汇率制度转型会改变国内外资本流动,从而影响资源配置,从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型,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促进经济增长。
2、汇率制度转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
汇率制度转型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影响货币政策效果,在浮动汇率制度下,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,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效率。
1、汇率制度转型与外部均衡
汇率制度转型有助于实现外部均衡,在浮动汇率制度下,汇率可以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进行调整,有利于实现外部平衡。
2、汇率制度转型与内部均衡
汇率制度转型有助于实现内部均衡,在浮动汇率制度下,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,有利于实现内部平衡。
1、汇率制度转型对国际信誉的影响
汇率制度转型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誉,稳定的汇率制度有利于吸引外资,促进经济发展。
2、汇率制度转型对国内信誉的影响
汇率制度转型有助于提高国内金融市场的信誉,稳定的汇率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市场风险,促进金融稳定。
基于均衡汇率理论,本文分析了汇率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效率、均衡与信誉问题,研究表明,汇率制度转型对资源配置、货币政策、外部均衡、内部均衡以及国际、国内信誉等方面均具有积极影响,在我国汇率制度转型过程中,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,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[1] 张五常. 《经济学原理》[M]. 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5.
[2] 费雪. 《货币的购买力》[M]. 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7.
[3] 马克思. 《资本论》[M]. 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75.
[4] 弗里德曼. 《货币理论》[M]. 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6.
[5] 鲁比尼. 《全球金融危机》[M]. 北京:中信出版社,2009.
书籍信息:
作者:张五常
出版社:上海人民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05年
介绍:
《经济学原理》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代表作之一,该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,书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供求关系、价格机制、市场均衡、宏观经济政策等,对于理解汇率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效率、均衡与信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大纲:
第一章:引言
第二章:均衡汇率理论概述
第三章:汇率制度转型与效率
第四章:汇率制度转型与均衡
第五章:汇率制度转型与信誉
第六章:结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