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鲁迅《故乡》阅读史与现代中国的文学空间
鲁迅,原名周树人,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,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,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《故乡》作为鲁迅的代表作之一,自问世以来,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,本文将探讨鲁迅《故乡》的阅读史,以及其在现代中国的文学空间中的地位。
作者:鲁迅
出版社:北京三联书店
出版时间:1981年
《故乡》是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,收录在短篇小说集《呐喊》中,这部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闰土与童年故乡的离别,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,以及人性的扭曲与沦丧。
《故乡》以闰土的视角,讲述了他离开故乡,外出求学、工作,最终成为一名成功人士的故事,在他功成名就之后,却发现自己的故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,童年的记忆中那美好的故乡,如今却充满了贫瘠、落后与黑暗,闰土在故乡的变迁中,深刻体会到了封建社会的弊端,以及人性的扭曲。
作品分为三个部分:
1、童年故乡:闰土在童年时期,与故乡的亲朋好友们度过了美好的时光,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,使得闰土的童年充满了无奈与痛苦。
2、离开故乡:闰土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,离开故乡,外出求学、工作,在异乡的奋斗中,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、有责任感的人。
3、回到故乡:闰土功成名就后,回到故乡,他发现故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,童年的记忆在现实面前变得支离破碎,闰土在故乡的变迁中,深感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,以及人性的扭曲。
鲁迅《故乡》自问世以来,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,在20世纪的中国,这部作品成为了批判封建社会的有力武器,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,以及人性的扭曲与沦丧,为现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1、阅读史:鲁迅《故乡》自1921年问世以来,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,在20世纪的中国,这部作品成为了批判封建社会的有力武器,它被广大读者所喜爱,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。
2、文学空间:鲁迅《故乡》在现代中国的文学空间中,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,还展现了人性的扭曲与沦丧,在鲁迅的笔下,故乡成为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舞台,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
鲁迅《故乡》的阅读史与现代中国的文学空间密切相关,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