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国朝耆献类徽初编》卷227-228:探寻古代文献的珍贵宝藏
《国朝耆献类徽初编》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汇编,由清代学者张廷玉编纂,该书由中华书局于1987年首次出版,为我国古代文献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作者简介:
张廷玉(1672-1755),字衡斋,号南园,清代著名学者、文学家、历史学家,他曾任内阁学士、礼部侍郎等职,对经史子集均有深入研究,尤其擅长编纂大型文献。
出版信息:
出版社:中华书局
出版时间:1987年
书籍介绍:
《国朝耆献类徽初编》是一部收录了清代前期(1644-1722年)文献的巨著,全书共分为228卷,该书以时间为序,详细记载了清代前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宗教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,卷227-228主要收录了清代前期的文学、艺术、科技等方面的文献。
卷227主要收录了清代前期的文学、艺术方面的文献,其中包括诗歌、散文、戏曲、小说等体裁的作品,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,展现了清代文学艺术的繁荣,如《唐诗三百首》、《宋词三百首》等经典作品的收录,使得该书在文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。
卷228则主要收录了清代前期的科技、宗教等方面的文献,其中包括天文、地理、医学、农学等领域的著作,以及佛教、道教等宗教文献,这些文献不仅为研究清代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,而且对于了解当时社会宗教信仰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《国朝耆献类徽初编》卷227-228作为一部珍贵的古代文献汇编,为我们了解清代前期的历史、文化、科技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,该书在学术界具有极高的地位,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,中华书局于1987年首次出版该书,为我国古代文献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