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损伤与疾病:从《黄帝内经》解读人体健康之道
作者:黄帝内经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0年
《黄帝内经》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,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,该书作者为黄帝,后人整理而成,该书共分为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两部分,详细阐述了人体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治疗等方面的知识,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《黄帝内经》全书共分为两部分,以下是各篇章内容的简要介绍:
1、《素问》
《素问》共八十一篇,主要内容包括:
(1)养生之道:阐述了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,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。
(2)脏腑经络:详细介绍了人体脏腑、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。
(3)病因病机:分析了疾病的成因和发病机理,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(4)诊断方法:介绍了望、闻、问、切等诊断方法,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。
(5)治疗方法:阐述了药物治疗、针灸、推拿等治疗方法,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。
2、《灵枢》
《灵枢》共九卷,主要内容包括:
(1)脏腑经络:详细介绍了人体脏腑、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。
(2)针灸学:阐述了针灸的基本理论、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。
(3)推拿学:介绍了推拿的基本理论、手法及临床应用。
(4)养生保健:讲述了养生保健的方法和原则,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,损伤与疾病密切相关,书中指出,损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,损伤包括外感六淫、内伤七情、饮食不节、劳逸失度等,以下是损伤与疾病的关系:
1、外感六淫:指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种邪气,它们侵袭人体,导致疾病发生。
2、内伤七情:指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种情绪,过度或持久的不良情绪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,引发疾病。
3、饮食不节:指饮食不当,如过食肥甘厚味、偏食、饮食不洁等,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引发疾病。
4、劳逸失度:指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,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,引发疾病。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了损伤与疾病的关系,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生保健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《黄帝内经》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,对损伤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,通过学习该书,我们可以了解到损伤与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,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保健,预防疾病的发生,这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,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